在中国一年吸金最少7.6亿!警惕“开放获取”变圈钱游戏
要点速览
● 开放获取的出版理念进入国内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进行正面传播。试图用“开放获取”的方式来实现“学术共享”,其实只是个乌托邦式的想象。
● 2016年,PLOS ONE发文23819篇,每篇收费1495美元,一年收取的“文章处理费”超过了3560万美元。很显然,这大大超出了我们对在线论文发表成本的想象和常识。
● 其实,无论是期刊还是科研人员,对这类杂志的论文质量、学术声誉心知肚明,怎么会有人真的花费大量时间去仔细阅读这些等而下之的文献,免不免费又有什么意义?
● 2017年中国作者总共发表了69051篇开放获取论文。我们非常保守地估算,2017年中国作者向开放获取期刊贡献的总费用下限约为7.6亿人民币。
● 开放获取期刊商业模式带来的利润,是以严重伤害科学的学术生态为代价的。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是没有商业属性的,就该老老实实保证论文质量,维护好自己的学术声誉。
近几年,开放获取期刊日渐盛行。就连传统神刊Nature也在不久前宣布加入开放获取S计划。
放眼国内,期刊界也正在轰轰烈烈地拥抱这一运动。
开放获取真的这么香吗?用它能实现“学术共享”吗?开放获取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骗局?
基于常年对国际期刊进行的实证研究,我将通过本文为大家一一解答。
用开放获取实现“学术共享”?只是乌托邦式的想象
“开放获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2002年2月开放学会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发布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宣言》(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中。
后经2003年6月《贝塞斯达开放获取发表宣言》和同年10月的《柏林科学人文知识开放获取宣言》,进一步完善确定。
开放获取的支持者们把它视为一场“发表革命”。因为这种新的发表模式可以打破传统订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费用门槛”和“使用门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及个人皆可在线免费阅读论文,省下大笔订阅费用;
发表不受篇幅和长度限制,作者享有更大的表达自由;
开放获取审稿效率高,可以大大压缩发表周期;
开放获取期刊比传统订阅期刊发表论文更加容易;
成果在线自由共享,读者容易获取,可大大提升其可见度和使用范围。
不可否认,“开放获取”诞生之时,可能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其抱有美好初衷。比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eLife首任主编Randy Schekman,就曾经在《卫报》上发文,直指传统订阅期刊的弊端。
他把Nature、Science和Cell这些大刊称为“奢侈杂志”,理由是这些高影响因子期刊为维护自身品牌,往往把稿件刊用率压得很低,“类似高端品牌设计师使用饥饿营销手法,通过生产限量产品来维护自身品牌形象一样”。
同时,这些杂志还牵扯科学以外太多的东西———出版商的利益、研究者荣誉及基金申请等等,“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进行一些华而不实的研究,而忽视真正重要的研究工作”。
Schekman声称“奢侈杂志的缺陷或许能在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阅读的开放杂志上得到弥补”,甚至还表示,他的研究团队此后将不再向三大刊投稿。
有意思的是,后来的故事证明,Schekman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言论只是炒作他任主编的开放获取期刊eLife。
开放获取的出版理念进入国内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进行正面传播。但是,很多人听其言却不观其行,听其一却不问其二。
试图用“开放获取”的方式来实现“学术共享”,其实只是个乌托邦式的想象。
“259美元让科学家发文发到死!”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是一种什么状态?
PLOS ONE是开放获取期刊中最有代表性的刊物。2014年它发表的论文超过了3万篇,2016年降到23000多篇。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作为周刊的Nature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大约在200篇左右,PLOS ONE是它的100多倍!
之所以可以达到如此惊人的数字,因为开放获取期刊是没有纸刊的,而电子版的篇幅可以是无限的。开放获取期刊的论文量一般都是千篇起步,而其中,许多期刊的稿件录用率可以高达80%左右。